(转载)解放日报
不久以前,国内另一软件业巨头金蝶国际正式对外宣布,斥资2100万元全资收购国内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专业软件厂商——广州普维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来,中国软件企业并购交易风起云涌,究竟是品牌整合之趋,还是扩张路径之需使然?
用友金蝶争相忙并购
据悉,英孚思为主要从事汽车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及实施,汽车行业业务管理咨询服务,配套计算机软硬件的系统集成及汽车行业IT外包等业务。目前的主要客户有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大众进口汽车、上海通用、上汽轿车、天津一汽、长安福特、长安铃木、东南汽车、众泰汽车、广汇汽车等。
用友软件副总裁郑雨林表示,促成此次收购的原因之一是英孚思是汽车行业信息化的龙头,未来的成长性较好,而且收购价格合理。用友软件未来的收购将考虑流通、零售、中小商业银行等细分行业的管理软件企业。
用友软件的这一次并购之举,距上一次并购交易仅刚刚满月。 5月11日,用友软件以275万元收购深圳市因泰克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所持中科方德4.8077%的股权,同时还以675万元现金向中科方德增资。收购及转增股本后,用友软件持有中科方德10.67%股权。中科方德主要从事基础软件、安全系统软件和软件工程工具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和销售业务。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用友软件斥3.8亿元收购方正春元,成为中国财政软件第一;2010年斥3000万元收购尚南科技,则主要是看中其商业智能(BI)软件技术。近两年,用友软件更是加快向各产业纵深布局的速度,先后完成4500万元收购特博深CRM业务、900万元收购宏图天安税务软件业务、1450万元收购上海天诺房地产软件业务、698万元收购重庆迈特科技和4300万元收购北京时空超越等多宗收购案。目前来看,用友软件并不满足于此。用友集团总裁王文京曾表示,“未来3年还要做更多的并购,这是机会,不这么做就是挑战。 ”
无独有偶,国内另一家软件巨头金蝶也在并购事业上不甘落后。今年1月22日,金蝶斥资2000万元人民币收购国内房地产行业软件厂商深圳市嘉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打响了本年度国产软件产业并购战役第一枪。3月2日,该公司又斥资2100万元,并购国内PLM专业软件厂商广州普维科技有限公司。据金蝶透露,该公司今年接下来还会采取新的并购行动,而其今年用在收购商的预算将达到1亿元规模。
三类软件企业或受青睐
并购风潮席卷的不只是国内软件企业,全球软件业同样劲吹这一旋风。
今年1月,甲骨文以74亿美元完成对SUN的收购,5月份,SAP以58亿美元的价格并购Sybase,这些大型并购案例在软件界引起了轰动。而5月12日,德国软件巨头SAP宣布将以每股65美元的价格、通过现金要约收购Sybase全部已发行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58亿美元。该案也成为继甲骨文公司2009年4月以74亿美元收购SUN微系统后,国际软件行业近期的又一大并购交易。
在中国市场上,核高基重大专项基金明确表示要引导基础软件企业兼并重组,我国基础软件领域的并购整合速度也明显加快。 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的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武汉达梦数据库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CEC共同投资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CETC以及旗下的几家研究所共同投资组建了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普华软件收购了人大金仓数据库公司等等,基础软件产业的并购重组已初现规模。根据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中国软件行业自2000年至今共完成并购交易154起,上市公司成为并购主力。但并购交易规模普遍低于私募融资,预示着该行业企业未来进行私募融资时将面临困境,而吸收上市公司入股和创业板上市,将成为国内软件行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从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整合似乎是大势所趋。而随着全球软件行业的逐渐发展,品牌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这也是国内管理软件行业走的一条必由之路。“小而散是目前中国管理软件的现状,略有资本的公司就会极力想通过并购弥补发展中的不足”。然而,国内管理软件的大环境却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局面,管理软件市场的年增幅仅20%。为此,金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曾表示今年至少要并购4家软件企业,进入快速扩张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使业务收入目标实现 40%左右的增幅。
据分析,下一阶段有三类软件开发商有望成为国内软件巨头们并购时青睐的重点对象。第一类是业务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公司,例如用友收购北京时空超越,看中的就是其在医疗零售行业的市场潜力,而金蝶收购深圳市嘉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看中的则是其在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第二类是在某些软件细分领域拥有独特技术的公司,今年以来业务流程管理(BPM)、生命周期管理(PLM)以及商业智能(BI)领域都是并购时的热点;第三类是客户IT系统的外包合作伙伴,例如给某个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客户提供流程管理、运维服务、容灾备份等业务的外包商,也是收购时的关注对象。
企业盲目扩张遭质疑
在看似一片热闹的并购潮下,其实国内软件企业的频频整合行动有些被迫无奈。
2009年国内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将达340亿元,平均行业增速达8%-10%。然而,目前国内软件领域竞争激烈,中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国产软件媲美SUN、甲骨文、微软等巨头的实力仍相距甚远。
同时,金蝶的频频动作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质疑:根基不牢却盲目扩张,若整合不好会成为企业的包袱。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并购越多,金蝶遇到的问题就会越多。并购后,金蝶与并购企业之间、与用户之间需要磨合。如何消除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文化冲突,将是决定并购后能否成功的关键。
这样担忧不无原因。并购是软件公司快速长大的捷径之一,但很多企业收购行动最后失败,其中很大一部分问题就出在了后期磨合上。联想对IBM的PC业务的收购,至今也很难证明成功与否。柳传志在总结联想亏损的教训时就曾谈到,联想在收购IBM PC后,留下消化不良的后遗症,“田地扩大了,却出现肥料不足”。
尽管金蝶所并购的企业规模营收大多不过千万元,并不能给金蝶的业绩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徐少春坚持认为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客户信息化目标会越来越明确,并购各行业软件产品提供商,能提高金蝶专业化服务能力。徐少春曾强调:“我们的资本战略一直是服从于业务战略。 ”
金蝶不仅仅满足在国内大举迈开并购步伐,还把并购的视野延伸到了国外。3月8日,金蝶国际宣布在新加坡成立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通过该研发中心为东南亚地区提供包括研究、开发和软件相关的管理咨询,以及实施和技术支持等各种服务。该举动可以使得金蝶在东南亚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这被业内看作国产软件国际化征途中的一个重要尝试。
如今,金蝶、用友积极将PLM公司纳入旗下,然而对很多企业来说,PLM仍是一个还不被熟知的概念,在企业中的应用普及率还很低。据IDC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仅约15%的制造企业实施或者评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而大约45%的制造企业没有任何部署或者评估PLM软件的计划。
可见,企业要想加速PLM市场的驱动,取得突破性规模成长,必须付出很大的成本和较长的时间。加上国内软件商们并购的都是年销售额仅逾百万元的企业,短期内很难为企业带来盈利增长。
Our team